close

發信人: caterlanse.bbs@ptt.cc (卡特--藍) 看板: AtmosSci
標 題: Re: 名詞使用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08/25/05 03:31:17 Thu)

※ 引述《mark0204 (Mark)》之銘言:
: ※ 引述《caterlanse (卡特--藍)》之銘言:
: : 首先多謝大大的回應
: : 趁機跟大大討論一下名詞上的問題
: : 我是再哪本論文中看到的我實在已經不記得了
: : 不過下面的站上有類似的圖片
: : http://www.aoml.noaa.gov/phod/dataphod1/work/HHP/NEW/2005235np.jpg
: : 還請大大幫我看看他所顯示的是什麼樣的意思@@?
: : 也許真的不該叫海水潛熱吧...Orz
: 來看看做這個東西的人的說法吧:
: (http://www.aoml.noaa.gov/phod/dataphod1/work/HHP/)
: 「Clearly, as this process continues over the scale of the storm, the
: upper ocean provides the heat to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the
: deepening process. In this scenario, the upper ocean thermal structure
: has been thought to be a parameter that only played a marginal role in
: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fication. However, after a series of events
: where the sudden intensific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occurred when
: their path passed over oceanic warm features, it is now being speculated
: that it could be otherwise. Whil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these
: rings and eddies is a topic of research in a very early stage,
: preliminary results have shown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intensification
: of hurricane Opal (Shay et al, 2000). Therefore, the monitoring of the
: upper ocean thermal structure has become a key element in the study of
: hurricane-ocean intera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rediction of sudden
: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fication. These warm features, mainly
: anticyclonic rings and eddies shed by the Loop Current, are
: characterized by a deepening of several tens of meters of the isotherms
: towards their centers and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 structure than the surrounding waters.」
: 而我約略看一下 Shay et.al 2000 的文章,有提到:
: 「Leipper and Volgenau (1972) first proposed a hurricane heat potential,
: which is a measure of oceanic heat content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 depth of thw 26℃ isotherm.」
: 我想,他們應該是在看海氣交互作用的問題
: tropical cyclone heat potential (TCHP) 或者是 HHP
: 可能要看的還是大氣邊界層與上層洋面的可感熱、潛熱、水氣傳送等的現象對於
: 颱風的快速加深的影響
: 我手上目前的氣象學名詞第四版沒有對 TCHP 或 HHP有定義
: 但是由 NOAA 網頁與 Shay 的文章看起來
: 用「海水潛熱」,我還是覺得怪怪的......
: TCHP 或 HHP 都包含颱風、颶風這個名詞
: HP直翻成潛熱會與 latent heat搞混、重複,也許用「熱潛勢」會比較好
: 只是 TCHP 或 HHP要叫啥? 「颱熱潛勢」? 「颶熱潛勢」
還是乖乖的叫他 TCHP 或 HHP 簡單多了......

恩~多謝大大的說明了
這部分看起來還蠻深奧的
可能要有時間再來好好的研究一下了



另外關於副高單體一詞
: : 經過zonslan版大的提醒
: : 想起來的確最早是在香港的網站上看到使用的
: : 也許台灣有別的用法來稱呼~一個大範圍高壓區中幾個分開的小高壓~這種現象
: : 可以用 high pressure cell來講嗎?
: : 這點也要請教一下大大了
: 中文應該會叫:分裂高壓
: 英文,好像沒看過有人用 high (pressure) cell
: 好像沒看過英文有特別把分裂高壓用特別的稱呼
: 也許就叫:separated high吧:

小弟在網路上使用google大神對於high pressure cell做搜尋
似乎出現在相關文章中的篇數還不少....Orz
直接查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cell出現的文章也不少...stO
例如NOAA網站中對於2002年颱風敘述的文章中
Late on 2 November, Huko began accelerating westward as it passed south of a
strong migratory high pressure cell.
似乎認為颱風Huko的西移就是因為high pressure cell
文章網址如下
http://www.prh.noaa.gov/cphc/summaries/2002.php#huko
其他還有許多不勝枚舉的例子
想請教大大這是因為直接翻譯上的問題嗎?
high pressure cell翻譯成高壓單體...似乎也沒有錯...Orz
或者說其實就是大大所說的分裂高壓?
如果這樣的用語是不當的
那麼小弟以後就不再使用了
感謝大大的賜教囉^^

還有關於爆發性增強一詞
: : 印象中是在關島的颱風年報中曾經用過
: : 當時似乎是以颱風風速增加的速度及氣壓降低的速度來定義
: : 原文使用是explosive
: : 也要請教一下大大翻譯成爆發性增強是否恰當@@?
: 這裡是我的問題(我看太少有關颱風的論文了......)
: 氣象學名詞的確有定義 explosively deepening cyclone 為爆發性加深氣旋
: 而且在 AMS網站裡,雖然有關 explosive主要是在研究溫帶氣旋
: 但是也的確有幾篇是用在形容熱帶氣旋的急速加深
: 因此,在颱風裡用爆發性增強應該是沒問題的
: : 最後是槽線的問題
: : 大大提及的輻合槽似乎的確是沒有出現輻散的可能
: : 小弟受教了
: : 還請大大能不吝指教一下囉~非常感謝^^
: nono..不是輻合槽,是「合流槽」,英文叫:confluent trough
: 而這種槽應該說「比較」不容易出現高層輻散
: (好像太吹毛求疵了?)
: Mark

大大所指的confluent trough
是指類似兩高壓之間氣流互相交會且相對為低壓槽的區域嗎
還請大大指教一下
非常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137.2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mossci 的頭像
    atmossci

    AtmosSci

    atmos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