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caterlanse.bbs@ptt.cc (卡特--藍) 看板: AtmosSci
標 題: 1994年葛拉絲颱風回顧及親身經驗-Part-1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07/27/05 17:56:15 Wed)
1994年 葛拉絲颱風回顧
一、 前言
1994年9月1號侵襲台灣的中度颱風葛拉絲相信對於許多北部地區的民眾來說算是印象深刻
尤其是對於颱風登陸地的宜蘭地區民眾更是感受相當明顯,
這颱風對於宜蘭地區的影響不僅是風強雨驟,
更特別的是在於它的風雨是突然性的大幅增強,
風雨感受真正開始明顯時距離颱風中心登陸已經不足4個小時,
瞬間狂風暴雨突襲的場面實在令人記憶猶新,
小弟本身當時人就在颱風登陸地點的蘇澳,
親身經歷這難得一見的17級以上風速,
於是便想動手寫一些有關這個颱風的回顧及親身經驗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 蘊釀及發展
葛拉絲颱風的前身其實出現在離台灣非常遙遠的地方,
當台灣在8月22號正慶幸閃過弗雷特颱風肆虐的同時,
葛拉絲前身的熱帶低壓已經悄悄現身在硫磺島以東的海面上。
剛出現時範圍很小而且強度頗弱,
甚至連菲律賓以東的一些低壓系統都來得比它有看頭,
所以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不過這個先天不良的熱帶低壓卻以鴨子划水的方式在水溫頗高的環境下默默的蘊釀發展,
自立自強的結果終於在8月24號下午讓它在硫磺島以東遠海發展成輕度颱風葛拉絲。
不過這時在菲律賓附近的另一熱帶低壓吸引了大部份人的目光,
氣象局還是沒有特別去提及這樣一個遠海颱風的出現,
甚至連日本氣象廳都沒有很重視它的存在,
似乎原因在於當時高壓強度受到日本東方一個槽線的影響而偏弱,
幾個氣象機構大多認為這颱風將會是個遠海轉向、人畜無害而且自生自滅的颱風。
不過自然界就是這麼的奇妙,
8月25號起日本東邊的槽線逐漸弱化,華南部份的太平洋高壓開始往東北東伸展,
吸引了位於葛拉絲北方的太平洋高壓主體同時往西南西擴大,
結果一直到27號的天氣圖一出現,高壓不但不弱,
而且還強勢的呈現東北東往西南西伸展的態勢,
整個從華南一路經日本到日本以東都是太平洋高壓的天下。
葛拉絲颱風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非但沒有如一開始預期的北轉,
反而往西南西到西南的方向移動,而且在駛流強力護航下移動速度相當之快,
原本跟台灣北部相當的緯度數字一路下降,
到了29號高壓的型態才稍有改變,逐漸傾斜而轉為東西向,
令葛拉絲從140度以後轉向偏西,持續以相當快的速度一路向西狂奔。
這下子氣象局終於反應過來開始緊張了,放棄了對位於南海的哈雷颱風的關注,
開始密切留意葛拉絲的動態,
小弟的印象是在8月28號才第一次在電視台的氣象報告時間聽到葛拉絲的消息,
之後太平洋高壓對於演出的配合度接近完美,緩慢的往東傾斜,
台灣這邊的高度場也順利下降,終於導致葛拉絲直撲台灣的不可改變局面。
不過葛拉絲在強度發展上似乎就沒有如路線般的順利。
它在24號形成後到26號之間因為困於鞍形場內,
移動緩慢加上水溫的合適令它得以逐漸發展。
根據氣象局颱風調查報告的資料,這段期間它的氣壓平均加深率為-5.6hPa/6hrs,
最大加深率為-10hPa/6hrs,中心最大風速增加率為+3.0(m/s)/6hrs,
瞬間最大陣風增加率為+5.0(m/s)/6hrs。
不過自27號起轉向西南西移動後,似乎是受到風切轉強的影響,
強度反而開始呈現出現衰退的局面。
一直到30號清晨的這段期間,中心氣壓的平均填塞率為+2.8hPa/6hrs,
中心最大風速的平均減小率為-1.5(m/s)/6hrs。
經過短暫持平之後在30號晚間又開始增強,
而且此時似乎是環境不差,增強的速度相當快速,
中心氣壓平均加深率達到-8.25hPa/6hrs,最大加深率-15.0hPa/6hrs,
中心最大風速平均增加率為+4.25(m/s)/6hrs,瞬間最大陣風增加率+8.0(m/s)6hrs,
也令它在31日中午發展為中度颱風,中心最大風速來到35m/s,
一直維持到暴風圈開始接觸陸地才逐漸減弱。
這也讓葛拉絲幾乎是以巔峰強度侵襲台灣北部,
加上速度相當快,似乎也更加強了北台灣風雨的程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137.221
- Jul 27 Wed 2005 18:07
1994年葛拉絲颱風回顧及親身經驗-Part-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