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Mog.bbs@casamia.twbbs.org (ニゑソ地球メ守ゲサ) 看板: AtmosSci
標 題: Re: 問一個問題:Q1 Q1 的算法
發信站: casamia (04/06/05 03:57:24 Wed)
※ 引述《mark (Mark)》之銘言:
: Yanai 在197x年左右發表了幾篇論文來談計算對流雲區的 Q1 Q2
: (Q1:apparent heat source,Q2:apparent moisture sink)
: 在他的文章中定義:(par.為偏微分的簡寫,div.為輻散的簡寫)
: Q1= (par.(s)/par.(t)) + (div.(sV)) + (par.(sw)/par.(p))
: Q2=-L*( (par.(q)/par.(t)) + (div.(qV)) + (par.(qw)/par.(p)) )
: 其中,s 為乾靜能,t 為時間,V 為水平風,w 為垂直速度,q 為混合比
: L 為凝結潛熱
: 根據Yanai 的文章,上述式子的s、V、w、q皆為水平區域平均
: 我嘗試用EC的網格資料跟MM5v3 的 output 去算
: 可是怎麼算值都頗怪
: 有人有算過 Q1 Q2 嗎?
: Mark
Did you divide q1,q2 with Cp(cp=1004) to get the unit (k/sec) and multiply
86400sec to get K/day as shown in the paper?
If you mean the profile looks strange, try to make q1-qr-q2 to get the cumulus
effects which are warming in the upper level and drying in the lower level.
--
※ 發信站: 卡莎米亞(bbs.as.ntu.edu.tw)
◆ From: 169.232.145.55
- Apr 06 Wed 2005 04:01
Re: 問一個問題:Q1 Q1 的算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