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信人: ELNINO.bbs@whshs.cs.nccu.edu.tw (^^) 看板: AtmosSci
標 題: [科學發展] 樹輪中的歷史軌跡
發信站: 政大狂狷年少 (05/21/05 01:54:24 Sat)

樹輪中的歷史軌跡 < 摘自科學發展月刊369期 2003年9月 24∼29頁 >

在地球的歷史中,許多氣候變化、地質事件和人類文明的痕跡都會隨著時間
逐漸地消逝,但從樹木年輪中的些微變化,我們可以再次一窺究竟。

作者:鄒佩珊(輔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衛生系 助理教授)

--------------------------------------------------------------------------


穿梭在臺灣山林中,有人寄情山水,依戀於旖旎的青山翠谷,有人徜徉於森
林浴中,滌盡塵慮。但是在樹木的世界堙A仍存在許許多多的祕密,讓我們進
入大自然的微觀世界,聽聽樹輪訴說往昔,並一同造訪那荒煙蔓草的時代,揭
開過去沒有人文紀載時期的神祕面紗。



樹輪研究的歷史

人們很早就觀察到,樹輪的寬窄型態和環境之間似乎存在某些關連。但是一
直到二十世紀的三○年代,樹輪相關研究才真正成為一門科學,引起科學家的
注意與關切。


起先是美國天文學家道格拉斯(A.E. Douglass)為了證實太陽黑子活動是
以11年為周期,意外發現當地樹輪寬窄形態有類似的變化,故而聯想到樹輪可
能反應出降水變化,因而建立樹輪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開始了樹輪相關的研
究,從而揭示美國亞歷桑納州印第安人活動區的乾旱情形。七○年代以後,拜
分析工具和技術日益進步之賜,加上樹輪本身具有可以精確定年的優越特性,
近年來更成為探討古全球環境變遷的一項重要工具。


樹木生長的主要特徵之一是樹輪的形成與變異,這除了受到樹木本身的遺傳
因子控制外,也受到環境的制約。樹輪不僅能用來判定年代,更像是環境的紀
錄器,可供探討過去數百年至數千年來各種環境因子的變化,包括氣候、水文、
環境污染、地震、火山、部落遷徙……等問題。樹輪生長快慢受到外界環境與
氣候因素的影響很大,而且不論環境如何變化,都會逐年忠實地記錄在其中。



什麼是樹輪

以針葉樹樹幹的橫截面來看,由樹皮到樹心(髓心)之間有一圈圈深淺分明
的輪紋。每一道淺色和深色輪紋合起來才是樹木在一年中生長的樹輪,才真正
稱為「樹木年輪」。由樹皮往內看,首先是一層薄薄的管束形成層,此薄層細
胞向外分裂形成後生韌皮部,向內分裂形成樹幹的主體——後生木質部,就是
俗稱的「木材」。一般說來,越靠近形成層的樹輪是晚期形成的,越往樹幹中
心部位,形成的年代越早,也就是越老的樹輪。


一年四季中,氣候寒暖不同,會影響樹幹內形成層的活力。每年春季,相當
於樹木徑向生長的前期,形成層活動旺盛,產生一些體積大、細胞壁較薄的細
胞,就是我們看到淺色輪紋部分,稱為早材;到了夏末或秋季的生長後期,形
成層產生出體積小、壁較厚的細胞,即深色輪紋,稱為晚材。由於晚材和次年
早材的界限明顯,藉此可判斷出一棵樹的樹輪數目、寬度和每一輪的形成年代。


樹輪之間的寬窄有著很大的差異,最主要是由於周遭環境或氣候發生了變化。
大致說來,在風調雨順、氣候暖和的年代,所形成的樹輪寬度會比較寬些;在
寒冷、乾旱的時期,樹輪寬度就會比較窄。複雜的氣候環境因子藉由樹木生長,
可轉化成簡單的樹輪差異形式,來替代外界複雜的變化。



http://www.nsc.gov.tw/files/popsc/2003_280/9209-05-01.JPG
樹木生長的主要特徵之一是樹輪的形成與變異,這除了受到樹木本
身的遺傳因子控制外,也受到環境的制約。



在一道道的樹輪中,有時存在一些「變異輪」。例如,如果在樹木徑向生長
的前期,突然發生嚴寒或乾旱事件,可能在一年輪中會看到有兩道或多道輪紋
產生,就是所謂的「偽輪」;或是在整年氣溫很低與大火山爆發後,會形成「
霜輪」;甚至可能因持續多年的嚴寒或乾旱,樹木為了維持其基本生理消耗,
停止徑向的細胞分裂,而有「缺輪」的現象。這些變異現象,在分析樹輪時,
尤其在訂定每一輪的年代時,都需要特別注意,以免造成誤判。



樹輪如何再現過去的環境氣候

要以樹輪重現過去的環境,首先得依照想要研究的主題,在適當地點選擇樹
輪樣本。例如要了解氣候變化情形,可以就不同氣候類型區進行採樣。像生長
在林木界限附近的樹,即在此界限以上就不再存有這種樹林的高度,主要可以
反映出氣溫的變化;而生長在乾旱地區的樹木,則會反映出當地降水的變化情
形。要研究大氣污染的問題時,就要在不同方位、多個地點採樣,這樣才能對
不同程度的污染進行比較。


採回的樹輪樣本經過處理後,要將每一道輪紋代表的年代定出,並找出有「
偽輪」、「缺輪」等變異現象,以防止錯誤定年。之後,量測各輪的寬度、材
質密度、同位素組成或是各項元素含量變化,每一個樣本的變化序列經過「標
準化」(standardization)處理,去除樹木本身因生長特性所造成的個別差
異後,再合併、組合所有的標本序列,就能建立出各種的樹輪指標年表(den-
drochronology)。最後,透過生物統計模式的計算和分析,可以得知樹輪指
標與氣候或環境的關係,進而推算出過去的氣候變化、水文變遷、火山歷史、
地震或是山崩事件。


在同一氣候區內的同種樹木,在同一時期內樹輪寬窄的形態類似。例如一棵
活樹內層的樹輪形態和天然殘林、古代建築用材或廢墟中的木頭外層之樹輪型
態一致,就可以將兩者銜接起來,成為更長的樹輪序列。目前美國亞歷桑那大
學的科學家哈蘭以各種來源的刺果松標本,已建立出約涵蓋一萬兩千年範圍的
樹輪序列。這樣的時間表將能提供北美洲自上次冰河期結束以來氣候變遷的逐
年說明,揭開北美洲初次有人定居時的奧祕,甚而藉此增進科學家對當前全球
暖化的了解。



樹輪與古氣候

近二十多年來,不僅是科學家,就連經濟學家和行政決策者,皆意識到人類
的命運與全球氣候是緊密不可分的。因而樹輪學家們利用樹輪所推得的溫度、
降水和乾旱歷史等古氣候訊息,可以讓人們了解過去氣候是如何變化的。基本
上,在古氣候研究中,樹輪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延伸氣象紀錄—從不同地區廣泛地採取不同樹種、不同年代的樣本,推得過去
氣候變化訊息,儘可能延長世界各地僅僅數百年的氣象觀測紀錄。例如台灣地
區利用樹輪資料已可以推知過去五百年來山區的氣候變化型態。


了解現今的氣象狀況—比較過去和今日的氣候型態,了解地球的變化趨勢,提
醒人們對周遭環境所應抱持的態度。對於當前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現象,依
據美國Lamont-Doherty地球觀測所二○○二年初於北半球三大洲的樹輪研究成
果顯示,在距今一千至八百年前,全球也曾歷經一次類似二十世紀的增溫現象。
由此可知,瞭解人為活動的影響與氣候變化的自然周期之間的差異和關係,將
有助於改善預測未來氣候變化之研究模型。


探討長期氣候變化的成因—研究氣候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要知道控制變化的
因素,以求能預測往後的變化,及早做好因應的對策。像北美洲南部的周期性
乾旱現象,就可能與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有著密切的關係。



樹輪與考古

依據樹輪寬度變化形態,可以校正和定出某些歷史、考古和地質事件發生的
年代。一個非常有名的例子,是有關北美西南部印第安人的遷徙歷史。在科羅
拉多高原上的Mesa Verde地區,有著不同時期的印第安人遺址,研究人員從廢
墟梁柱上取得樹輪標本,經分析後得知各文化期的時代,也推知當時氣候的冷
暖乾濕狀況,揭露出天候對印第安人謎樣的蹤跡影響甚巨。


此外樹輪資料還曾用來判定古教堂年代,鑑定藝術品的真偽和年代,甚或協
助案件調查。一九三五年,瑞士警方就曾由一綁架案現場所留下的自製木梯,
利用樹輪分析木梯輪紋的變化形態和組織構造,發現與嫌犯家中的地板相同,
因而確定歹徒的罪名。



樹輪與環境污染

現今樹輪學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探討環境污染的問題。空氣、土壤、地下水
污染都可能會影響樹木生長,而反應在樹輪上可能會形成寬窄、材質密度突然
發生變異。因此在距離污染源不同距離、不同方位的地方採取樣本,測定樹輪
中諸如銅、鉛、硫、鋁等元素含量變化,將可以了解污染的程度範圍和起始年
代。



樹輪在地形學和特殊事件上的應用

樹輪除了可用來重建氣溫、降水、地下水位等連續性變化之外,還能追蹤研
究一些歷史上的偶發性事件,包括地質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影響範圍:


塊體運動—生長在不穩定邊坡上的樹,常會形成偏心輪,從這種生長速率的改
變情形,可以得知某一湖邊或邊坡,歷來發生山崩的規模和頻率。例如臺灣中
部山區等地,在歐洲阿爾卑斯山和北極圈附近的樹輪,已被用來推斷冰川前進
和後退的活動。


火山活動—大量火山灰進入空氣中,阻絕太陽輻射熱,會使得氣溫下降。在高
寒地區的樹往往會因此形成「霜輪」,成為明顯的火山活動標記。在美洲聖海
倫斯火山附近的樹木樣本中,由寬度驟然變窄的現象,可以追蹤一八○○年以
來該火山的活動事件。


火災紀錄—森林大火過後會在一些樹木中留下「火燒疤」,使得原本正常的同
心樹輪成為不完整的輪紋,有如一片片花瓣,而成為火災史記。在美國西南部、
印尼熱帶林區和臺灣山區等地,都可以由適當的材料中,得知當地的野火歷史。


除了上述的事件之外,像地震、地表水逕流量、地下水面變化、地體構造運
動和海、河水面變化等事件,都可能在不同種類的樹木身上留下紀錄,供我們
探討自然的律動。


樹輪標本越長,我們可以知道越早期的環境變化,所以選取的樹木,除了能
敏感反應外界的變化外,樹齡是越老越好。而臺灣擁有種類繁多的針葉樹和闊
葉樹,加上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形態特殊,因此在樹木年輪中必然會記錄下
不少精彩絕倫的故事,若能有系統地加以研究,我們將可以從中得知臺灣島過
去的種種經歷。


----------------------------------------------------------- 完 -----------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3年9月,369期,24∼29頁

http://www.nsc.gov.tw/files/popsc/2003_280/24-29.pdf

--
歈 ┼────────────────────────╮
狂狷 │* Origin:[ 狂 狷 年 少 ] whshs.cs.nccu.edu.tw ╰─╮
年少 ┼╮ < IP:140.119.164.16 > ╰─╮
裺稙稙 ╰ * From:dmtanet.isu.edu.tw
─髍w髍w KGBBS ─ ◎ 遨翔"BBS"的狂狷不馴;屬於年少的輕狂色彩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mos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