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waiting.bbs@casamia.twbbs.org (永遠的追尋) 看板: AtmosSci
標 題: Re: [問題] 關於臭氧層破洞的觀測
發信站: casamia (10/07/06 04:27:59 Sat)

※ 引述《soleboy.bbs@ptt.cc (最近要讀的很多請原諒我)》之銘言:
: 請問臭氧層破洞的觀測
: 最早是在何時由何人提出來的呢?
: 那麼當時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破洞大小的?
: 現在是用衛星網絡系統觀測來測量破洞大小的嗎?

用google找到一個相當讚的網站
http://www.theozonehole.com/

所有關於臭氧洞的科學知識、歷史、觀測資料等等都可以找到

我參考網站內容來回答你的問題
但不排斥看英文又對臭氧洞很有興趣的話
非常推薦仔細閱讀這個網站喔

Q:臭氧層破洞的觀測最早是在何時由何人提出來的呢?

A:講到這個似乎應該要提一下高空臭氧觀測的歷史--

1924年-Dobson發明了臭氧光譜儀,並開始在瑞士固定進行臭氧濃度的測量
(為了紀念他現在描述臭氧濃度用的單位就叫Dobson Unit--DU)

1930-70-科學家確定臭氧濃度最高大約在30-40km的高度,並陸續建立臭氧層
形成的化學反應機制(Chapman, Crutzen的貢獻最大)

1970年代-英國南極觀測隊科學家發現南極臭氧濃度較其他地方來得小,後來的
理論研究發現這雖是自然的分布狀態,但也發現濃度有降低的趨勢。
此時正好也有科學家提出1950年代開始製造排放的CFC化合物會累積
在大氣中,並且可能造成臭氧減少。

1978年-最早的衛星臭氧觀測儀器TOMS隨著NIMBUS-7衛星升空,開始監測全球臭
氧濃度。(現在的TOMS已是第三代,為迄今時間最長的衛星臭氧資料)

1984年-英國科學家正式發表他們在南極的臭氧觀測資料,並且發現臭氧濃度
已經比60年代減少了35%(測量的時候因為平流層臭氧太少,他們一開始
還以為是儀器有問題...XD)

1980-90-南極臭氧研究成為熱門話題,1987年蒙特婁公約限制CFC排放。衛星資料
證實全球各地平流層臭氧都有減少

1990-00-發現北極也有臭氧洞,1996年歐美停產CFC。2000年平流層內的CFC濃度
達最高值。


Q:那麼當時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破洞大小的?
現在是用衛星網絡系統觀測來測量破洞大小的嗎?

A:最早的觀測是用類似探空氣球的方式測量臭氧濃度,所以只能知道每個定點的
垂直剖面狀況,所以對於臭氧洞面積的估算很粗略。
一直要到衛星觀測時代開始才有較精確的資料,推估方式就是看臭氧濃度低於
220 DU(臭氧洞定義標準)的網格面積,可能會用模式輔助內插平均等計算。


---

又,雖然有樂觀的預測認為禁用CFC後,南極臭氧洞將會在2050年消失,
目前臭氧層復原的跡象卻不是很明顯,今年的臭氧洞面積還是創下新高,
而全球暖化估計將使得平流層氣溫降低,也不利於臭氧層復原,
所以--大家還是記得多擦防曬吧....

--
※ 發信站: 卡莎米亞(bbs.as.ntu.edu.tw)
◆ From: 69.234.99.2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mos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